美国流传着这样一句有名的谚语:God closes one door while opening another window for you,中文翻译为:上帝为你关上一道门,必会为你打开另一扇窗。人在年少时总是读不懂这些金句背后蕴含的意义,但生活总会在某些时刻让你恍然大悟。
"被辞职"&怀孕,职场女性的职业瓶颈
就在刚刚过去的2019年,我经历了两件事。
第一件事:“被辞职”。这里的辞职并不是一般情况下职员提出的辞职,也不是被老板炒鱿鱼了,而是一种在职场生涯中遇到不可抗力的因素而辞职的情况。或许是因为项目变卖了,公司倒闭了,或是其他原因,总之职员不得不提出辞职的情况。
就在我递交辞职信的那一刻,我忽然清醒了。原来职场人真的不能只是低头走路,偶尔也要抬头看看你头上的那片天空。到底什么才是职业的本质?你所在的行业有没有抓住一个不断上升的社会需求?你对所在行业的宏观环境、行业状况是否了解?你的公司和老板实力如何?除了爱干、能干、这份工作是否值得干......这些都是我一开始没有思考的问题,却也是生涯里的每个职场人都要去思考的战略问题。这些战略思维是我后来参加新精英的“个人战略课”的学习、提升认知才拥有的。当一个职场人在原有的轨道上基本适应现在的工作,却遭到瓶颈、不能按照期待去职业发展的时候,甚至需要面临新的定位时,在生涯发展地图我们称以上问题为“生涯发展”问题,是的,我遇到了“生涯发展”问题。
第二件事就是我怀孕了。在辞职后不久我发现自己怀孕了,这意味着我不能再找工作了,因为就业市场上没有一个HR会傻到去招聘一个孕妇。这将意味着从怀孕到产后一年,我都将是没有工作的状态,相当于两年的时间空白了......是的,那一刻我觉得上帝把我的门关上了,除了不甘心、无奈,我想不到其他的词来形容我当时的心情。周围的朋友都跟我说,那就安心去养胎生娃吧!生完再找工作就好了......但我知道,两年的空白对我来说意味着什么。我不甘心只是当一个全职妈咪,尽管我知道当好一个妈妈本身是非常不容易的事,但我仍然贪心地希望我除了能胜任妈咪的角色之余,我还可以有自己的工作。但随之而来是更多的担忧和顾虑:如果我在孕产期再找一份副业或是成为一名自由职业者,我在精力上和时间上是否可以平衡好呢?孕产期我该学习些什么来保证自己产后可以更好地回归职场而不掉价呢?我又能否兼顾好妈妈角色和职场角色呢?当一个职场人身上拥有两种以上的角色时,往往会在角色、时间、精力分配之间出现问题,最终导致发展失衡,甚至觉得活着很累,这也是为什么很多职场妈妈感觉很难的原因。在生涯地图中我们称以上这种问题为“生涯平衡”问题,是的,我遇到了“生涯平衡”问题。
上帝为我打开了另一扇窗
一次偶然的机会,我在朋友圈看到好友麦麦发的生涯咨询师学习活动,当我得知麦麦在做自由生涯咨询师时,我们约了线下见面。
就在那一次见面,我和麦麦聊了整整一个下午,我对“生涯咨询”和“生涯咨询师”这两个词产生了很深的兴趣。
麦麦跟我说,生涯咨询师是一份很有意义的职业,可以帮助到很多职场人士、在校大学生、甚至高中生、初中生......但生涯咨询目前在中国还属于“曙光行业”,就像心理咨询行业在过去这些年不被大众重视,很多人在遇到心理问题的时候都不会想到要去预约心理咨询以及寻求心理咨询师帮助,而是选择自己硬扛。
现在大多数高中生在选择高报志愿、大学生在毕业之际迷茫不知道要找什么工作、职场新人在遇到职业问题时,都是选择硬扛或是把问题交给时间、最多跟朋友吐吐苦水,却没有想到可以寻求生涯咨询师的帮助这样一种有效的途径来帮助自己。
总之,选择成为一名生涯咨询师,刚开始可能不被理解、不能赚到钱、但确实可以帮助到人,这是一份很难但很有意义的职业。
不知道为什么,那天和麦麦结束约会走出咖啡厅的时候,我感觉头上的天空是那么的蓝、空气是那么的清新、路上的行人是那么的友善.....
助人先助己,我的生涯探索之旅
和麦麦见面之后,我决定助人先助己,我要先帮自己找到生涯问题的答案。我就这样就开始了自我探索之路。
我想知道,除了我对生涯咨询师的助人意义和社会价值的向往之外,自己到底是不是做生涯咨询师的那块料?除了感兴趣,我是否具备成为一名生涯咨询师的特质和潜力?
于是我报了新精英的“自我探索课”和“个人战略课”的学习,在那两个月的学习里,我和来自全国各地的小伙伴每天花费大量的时间去探索自己的能力结构、兴趣、内心深处的驱动力、价值观探索、人生主题,深度去理解“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要往哪里去”、探索自己的高潜领域、最感兴趣的行业领域......
与此同时,我还做了大量的自我测评和他评,这是我毕业五年来第一次这么深度地探索自己。当时我就在想,如果我在大学刚毕业的时候,就开始这样的探索和定位那该多好啊!
如果在大学毕业的时候我也花点钱和精力去预约一个生涯咨询师聊聊自己心中的迷茫和困惑,或许毕业这些年我也就不会走那么多弯路了。
决定成为“生涯咨询师”
在前面提到的自我探索中,我做了霍兰德职业兴趣测评、价值观探索、价值观探索、以及邀请以前的上司和同事对我的工作能力做点评,这些探索工作让我明确了自己适合对人的工作、擅长与人沟通。霍兰德代码为SEA 的我,S(社会型)的得分41分作为三个代码之首,很好的解释了我的性格特征:
社会型(social type)的人:喜欢从事与人接触的活动。他们个性温暖、友善、乐于助人、容易与人相处。对人慷慨、仁慈,喜欢倾听和关心别人,能敏锐察觉别人的感受。常有以下特征:助人、敏锐、善解人意、能同理、宽宏、仁慈、友善、温暖......后来我才知道很多生涯咨询师都是社会型的人。
——金树人《生涯咨询与辅导》
最终让我决定要成为一名生涯咨询师的是,我预约了Victor老师做生涯咨询。咨询前Victor老师建议我做一个盖洛普优势测评。后来我测出的我的盖洛普前五优势分别是:取悦、沟通、收集、积极、行动。神奇的是,跟霍兰德测试的解释几乎一样。
和Victor老师结束我个人的咨询的时候,Victor老师跟我很坚定的说:“南颐啊,你很适合当一名生涯咨询师。在你的优势才干中,你具备体谅别人、对他人的故事充满好奇、你内心深处有想成为一名生涯咨询师的意愿、你擅长沟通、对人、你的共情能力可以让咨询成功80%、还有你的积极,你习惯看到别人的闪光点善于给别人赋能.....”听完这些话,我内心感受一股强大的力量和信心。我很感谢Victor老师对我的赋能和鼓励,这让我对成为生涯咨询师这一个决定有了强大的信心。这也是我第一次感受原来一个优秀的生涯咨询师可以给迷茫、犹豫不决的来访者以强大的推力,促使来访者去做一个大的决定或是开始Ta最小的第一步行动。
既然我也遇到过这些职业困惑,同样一个人走过很多弯路,那种感觉就像走在夜路里令人害怕和孤独,是Victor这样优秀的生涯咨询师用他的专业和赋能点亮了我,我想我也要努力成为那个为别人点灯的人。
生涯咨询师是什么样的一份职业?
什么是生涯?
生涯是生活里各种事态的连续演进方向;它统合了人一生中依序发展的各种职业和生活角色。生涯以人为中心,只有个人寻求它时,它才存在。
——Super ,1976
好的生涯必须具备两点:
向上职业流动——持续性
职业稳定——持久性
生涯辅导服务的对象
什么样的人需要接受生涯辅导或生涯咨询?金树人老师在《生涯咨询与辅导》书中总结出以下四种对象:
生涯已决定者(career decided):是指当事人在生涯发展的过程中,完成了一个必须解决的生涯决定。
生涯未决定者(career undecided):是指当事人对未来的生涯选择还未有具体承诺。
生涯犹豫者(career indecisiveness):当事人处于生涯未决定的状态,通常伴有严重焦虑,又称为焦虑性未定向。
生涯适应不良者:工作表现不佳、无法升迁、与同事相处常有摩擦等。
生涯发展地图
新精英把职场人遇到的职场问题按照时间顺序分为以下5个阶段:
定位:
常见人群:刚毕业大学生
特征:目标不清晰、方向不明确
适应:
常见人群:刚工作不久的小白
特征:自身能力不足于支撑岗位所需的基本要求
发展:
常见人群:在同一岗位工作3-5年的人
特征:工作中动力不足、职业倦怠
转型:
在本岗位发展还不错,到达瓶颈期,开始考虑转向其他方向,或晋升其他职位
平衡:
多角色的冲突。作为一个工作者、还有其他角色(父母角色、子女角色、学习者角色...)
怎么成长为一名优秀的生涯咨询师?
生涯咨询师的信念
人不是问题,问题才是问题,人与问题分开,人是面对问题的人。
每个人都是自己生命问题的专家,咨询师是问问题的专家。
——叙事疗法创始人:麦克· 怀特
知识、技能、才干,这三个方面都是需要时间去沉淀的,我知道要成为一名优秀的生涯咨询师有诸多不易。所幸的是,当一个心里有火、眼里有光的时候,我相信热爱一件事可以使人变得更加专业和有温度。
所以,很多朋友会问,既然这是一个副业刚需、斜杠流行的时代,那到底怎么选择适合自己的第二职业呢?我想说的是,选择一个适合自己第二职业可不仅仅是自己喜欢就行,还要考虑很多其他现实的因素。例如在上面我分析到,自己首先是需要深度了解自己的能力结构以及性格,是否具备这方面的潜力?这份第二职业是否在市场上能满足一部分人的需求和解决社会某个痛点呢?简而言之,一份适合自己的第二职业,肯定是“爱干”、“能干”、“值得干”,三者缺一不可。

来日方长,我们一起成长~~
我是南颐,与你共行。
扫码约我咨询,一次约见,改变未来职业发展